执行摘要

世界石油市场调整

全球石油市场经历了三年动荡期,先后因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遭受扰乱,目前正在逐步调整。随着石油供给量上升以及发达经济体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原油基准价格现已回归战前水平以下,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也已从历史高位回落。此外,全球贸易流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幅调整,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在2022年的连续两次紧急释放库存,使得行业库存回升,缓解了紧张的市场局面。

虽然未来几个月内随着“欧佩克+”减产导致全球石油供给增长放缓,市场可能会明显收紧,但在2022-28年预测期内前景趋好。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油价飙升,凸显了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助推清洁能源技术部署加速。与此同时,2023年的上游投资预计将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们的预测中假设:即使需求增长放缓,主要石油生产商仍将保持产能扩张计划。因此,备用产能缓冲预计将达到至少380万桶/日,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这确保世界市场在整个预测期内有充足的供给。

预测向来存在风险,本预测中的若干风险因素可能影响中期市场平衡。在平衡原油和产品市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风险因素包括:不明朗的全球经济环境,“欧佩克+”的决策方向,以及中国炼油行业政策走向。 

能源危机加速脱离石油的转型

2022-28年预测期内,随着能源转型推进,现有政策下的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明显放缓。虽然石油需求达峰为期不远,但由于石化原料和航空出行领域的持续增长,整个预测期间总体石油消费将继续增加。我们估计2028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1.057亿桶/日,比2022年增加590万桶/日。

然而至关重要的是,对于石油中用作化石燃料的部分(不包括生物燃料、石化原料和其他非能源用途),其需求将于预测期的最后一年即2028年见顶,达到8160万桶/日。汽油和交通运输燃料的总体增长趋势将分别于2023年、2026年逆转。驱动这些趋势的原因包括全球能源危机触发的低排放能源转型,着重提倡能效提升的政策,以及电动车销量的快速增长。

世界各大经济体中,中国最后一个(于2022年底)取消了严格的疫情限制措施,导致石油需求于2023年上半年发生疫情后反弹。但中国的石油需求增势将从2024年起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从2023年的240万桶/日萎缩至2028年的仅40万桶/日。不过,新兴经济体蓬勃的石化需求和强劲的消费增长将抵消甚至超过发达经济体的收缩。要想更快实现国际能源署的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情景),降低石油总需求,将需要采取额外的政策措施并改变人们的行为。

石化部门仍将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液化石油气(LPG)、乙烷和石脑油占2022-2028年增量的50%以上,占相对于疫情前增量的近90%。随着各国边境重新开放,航空出行恢复正常,航空业将强劲扩张。2023年初的航空燃油需求仍比2019年低100万桶/日以上,即13%。预测期内,航空燃油需求将迅速大幅增加,增幅达200万桶/日,居所有成品之首。然而,效率提升和行为变化将放缓需求增速,因此消费量到2027年才会超过2019年的水平。 

非“欧佩克+”产油国引领石油供给能力增长

2023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预计增加11%,达到5280亿美元;该等投资2022年为4740亿美元。尽管较高投资额的影响将部分被成本通胀抵消,但如果这一水平的投资持续保持,可确保满足报告预测期间的预测需求。

基于目前进行中的项目情况以及美国轻质致密油(LTO)的增长预期,我们认为到2028年将有590万桶/日的净增产能上线。虽然净增产能将从2022-23年的平均约190万桶/日放缓到2028年的30万桶/日,但预测期内新增产能仍将与需求增长保持同步。

“欧佩克+”联盟以外(非“欧佩克+”)的产油国主导中期产能扩张计划,供给增量为510万桶/日,其中以美国、巴西和圭亚那为主。“欧佩克+”内部的产能增长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和伊拉克,而联盟的亚非成员面临产能持续下降的挑战,俄罗斯的产量则因制裁而减少。综上所述,23个“欧佩克+”成员国的净产能将增加80万桶/日。

非“欧佩克+”产油国增产较为强劲,结合预期需求增长放缓,将削弱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因此,预计整个预测期内的有效备用产能至少为380万桶/日。 

炼油厂活动和贸易遭到扰乱

随着炼油厂开展第三波产能关停、转向生物燃料,以及疫情以来项目延期,全球炼油厂产能过剩已得到缓解。此外,中国石油产品出口骤降,俄罗斯贸易流动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去年炼油行业利润创下新高。虽然预计到2028年炼油产能净增量将达440万桶/日,超过精炼成品需求增长,但不同产品的趋势存在差异,因此不能排除中间馏分油市场重现2022年的吃紧局面。

炼油厂的产出或将需要转向中间馏分油和石化原料,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模式。在本预测期末,对汽油、柴油等基于石油的高等级公路交通运输燃料的需求将比2019年减少100万桶/日。同时,强劲的石化活动和天然气凝析液(NGL)供给增长放缓,将推高对炼油厂供应的液化石油气和石脑油的需求。中国的生产政策将对全球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到2028年,若要基本满足石化厂的原料需求,可能会致使中间馏分油市场十分紧张。

苏伊士以东地区继续驱动产能扩大和炼油厂作业量增长;而在大西洋盆地,虽然尼日利亚、墨西哥和巴西的新厂即将启动,但产量仍有可能下滑。

然而,全球原油和凝析油新增产量的大部分将来自大西洋盆地。西半球,特别是南北美洲,将提供全球市场最大的石油增量,到2028年出口量将增加410万桶/日。除了贸易流的上述变化之外,由于禁运而退离欧洲和七国集团国家的250万桶/日的俄罗斯原油大部分流向东方。由于中东2028年出口与2022年持平,而亚洲进口需求激增,从大西洋盆地到苏伊士以东地区的贸易流将稳步上升。

对于原油和成品而言,美洲和中东对亚洲增加供给是普遍趋势。在非洲,由于炼油厂增加、原油产量减少,预测期内原油出口潜力将减少约15%,但成品净进口需求将下降10%。